句子田地logo
地图 > 绝句古诗 >

终南云际精舍寻法澄上人不遇,归高冠东潭石

终南云际精舍寻法澄上人不遇,归高冠东潭石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绝句古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时时温习,“句子田地”为您收集《终南云际精舍寻法澄上人不遇,归高冠东潭石》,整理经典的古诗绝句。

昨夜云际宿,旦从西峰回。不见林中僧,微雨潭上来。

诸峰皆青翠,秦岭独不开。石鼓有时鸣,秦王安在哉。

东南云开处,突兀猕猴台。崖口悬瀑流,半空白皑皑。

喷壁四时雨,傍村终日雷。北瞻长安道,日夕生尘埃。

若访张仲蔚,衡门满蒿莱。

juzitiandi.cOM更多绝句古诗编辑推荐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孟浩然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翠微终南里,雨後宜返照。
闭关久沈冥,杖策一登眺。
遂造幽人室,始知静者妙。
儒道虽异门,云林颇同调。
两心喜相得,毕景共谈笑。
暝还高窗眠,时见远山烧。
缅怀赤城标,更忆临海峤。
风泉有清音,何必苏门啸。

东归
















寻隐者不遇古诗_寻隐者不遇贾岛


寻隐者不遇古诗_寻隐者不遇贾岛

《寻隐者不遇》

作者: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注释:

1、云深:指山深云雾浓。

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
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

赏析:

这是一首问答,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这首诗有人认为是孙革所作,题为《访夏尊师》。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证。

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略了,只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而可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接着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辞,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的,贾岛采用了以答句包赅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然而,这首诗的成功,不仅在于简炼;单言繁简,还不足以说明它的妙处。诗贵善于抒情。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平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了。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继之以二问三问,其言甚繁,而其笔则简,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与情切。而且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然而诗的抒情要凭借艺术形象,要讲究色调。从表面看,这首诗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是淡妆而非浓抹。其实它的造型自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深邃杳霭,捉摸无从,令人起秋水伊人无处可寻的浮想。从造型的递变,色调的先后中也映衬出作者感情的与物转移。

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诗中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惟其如此,钦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怅惘之情了。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juzitiandi.com/zx17440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