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征这段纪实文字中,我深深被红军们不怕牺牲、不怕困苦、不畏艰难、勇于奋进,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祖国的爱国精神深深感动着。一起来看看长征读后感1000字高中作文,欢迎阅读!
长征读后感1
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穿越历史的长河,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波澜壮阔的战争史和建设史,“长征”是其中一段永远不可磨灭的壮丽史诗。为了重温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王树增写的长篇纪实文学《长征》。
《长征》讲述了中国工农红军在根据地遭到敌人毁灭性的“围剿”或是在军事指挥失误的情况下,被迫进行的一次巨大的军事转移。长征跨越了中国的十一个省,翻越了二十多条巨大的山脉,渡过了三十多条河流,走过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广袤湿地,总里程远远超过了二万五千里。在艰难的长征途中,红军队伍要随时随地克服饥饿、寒冷、伤病等困难,还要时常与数倍于己的敌人进行激烈的交战。在漫漫长征途中,很多红军官兵壮烈牺牲了,仅红一方面军在离开中央苏区时有八万六千多人踏上征途,在到达陕北苏区时仅剩近八千人。这么多勇敢的指战员,他们牺牲时还是那么年轻——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二十五岁,战斗员的平均年龄不足二十岁,十四至十八岁的战士至少占百分之四十。他们心里向往着没有苦难的生活,这种向往让他们不畏艰险、前赴后继、舍生忘死。想象着这些鲜活的生命倒下时的情形,让我们扼腕叹息,心疼不已。
这本书中详细描写了一些壮烈牺牲的红军,令我印象深刻。
在湘江战役中牺牲的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因担任后卫任务,陷入了敌人的重重包围,三十四师的战士几乎全部阵亡,师长负伤被俘。他在被国民党押送的途中撕开自己的腹部,拧断自己的肠子牺牲。死后居然还被军阀何键残忍地割下了头颅,悬挂在城门上,他牺牲时年仅二十四岁。
在四渡赤水时牺牲的红三军团第五师十三团二营的小卫生员龙思泉,他由于为当地的老百姓治病,没能赶上队伍而被当地的民团捉住后残忍杀害。当地的百姓悄悄地埋葬了这位小红军,并把他称为“红菩萨”。后来当地百姓只要有了疾病,都会到他的坟前烧香跪拜。这位小红军牺牲时刚满十八岁。
还有为保护伤员身中十七枚弹片的贺子珍;为保护毛主席牺牲的红军班长胡昌保;进入草地后没舍得吃一粒粮食,而被饿死的红三军团某部的炊事班钱班长……他们都值得我们敬佩不已。
在1935年12月27日陕北瓦窑堡会议上,毛主席对长征的意义作了准确的概括,他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通过长征,红军用自己的理想激发起全国人民为自己的美好生活的奋斗精神。正是有了这种精神,中国的革命才得以胜利;正是有了这种精神,中华民族才得以经历苦难而生生不息;正是有了这种精神,中华儿女就有希望争取到更加灿烂辉煌的未来。
身处改革开放不断推向纵深,物质文化生活更加富足的今天,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牢记那些为此而献身的革命先烈。把红军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发扬下去,沿着先烈们走过的路,继续走下去。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们要努力学好每一科知识,早日成长为国之栋梁,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昌盛,让中国永远巨人般立于世界之林!
长征读后感2
还记得毛泽东写的那首气势磅礴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前山只等闲……”是啊,整整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漫长的征途,我们的红军战士又要经历何等的艰 难困苦呢?诚然,广大红军基层指战员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一路上披荆斩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用自己的血和泪谱写了这二万五千里的动人篇章。
面 对山高邻秃,朔风凛冽,冰雪覆盖的高山,战士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用超乎想象的毅力和艰辛为部队探索出一条前进的道路。这不仅仅是一条磨炼意志的艰难之 路,也是一条生命之路。遇到开阔美丽的草原,本以为有了希望,谁又能想到里面蕴藏着意想不到的困难。很多战士就这样倒下了,没有一句怨言。当他们把自己交 给党的时候,就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然而,面对粮食的短缺,环境的恶劣,战士们又何尝不是风雨前进,风餐露宿呢?
也许,我们只能从书中或电视上了解这些感人的事迹,但完全可以想象的到他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的阶级友爱。
作 为中学生的我们不得不被红军的顽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打动。然而我们能做更多的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用科技强国,以人才壮 国。同学们,我们要卧薪尝胆,急起直追,用民族的伟大智慧迎接挑战,以祖国的兴衰为己任,为祖国的强盛奋斗不息。我们丝毫也不能陶醉在祖先创造的业绩中 了,而是要自强、自立,创造二十一世纪的伟业。这是一定要做到的,也是完全能够做到的!当然,这需要顽强拼搏的精神。
顽强拼搏的精神并不是生来就 有的,也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具备的。而是需要经过持久的刻苦磨炼,才能逐步形成。奥斯特洛夫斯基说的好:勇敢产生在斗争中,勇气是在每天对困难的顽强抵抗中 养成的。想要连跑带跳地把过去的一切文化遗产都得着,那是办不到的,这需要有坚定的顽强性和艰苦的劳动。我们青少年的箴言就是勇敢、顽强、坚定,就是排除 一切障碍。
我们的祖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那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许多国家对我们国家虎视眈眈,想把我们挤兑下去,害怕我们 的强大,甚至有些地方想搞分裂,搞独立。在他们进行这种丑恶行经的同时,我们更要勇敢面对。以极大的信心和毅力来面对挑战。祖国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血肉一 般不可分割。我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的同时,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用长征精神充实自己。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增强国防,提高国家的实力,用自己的 实际行动来显示中国的世界地位,让世界人看看中国的强大,不让外敌有机可乘。
同学们,老师们。我们从红军长征中收获了坚强、智慧、勇敢、自信、顽 强、团结……那么,我们就要将这些品德付诸于祖国建设中去。把自己的成长、成材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立爱国之志,成报国之材。我们的国家将成 为世界的强国,我们的民族将成为宇宙的骄子,让我们携起手来,书写崭新的历史,奏响未来更有力的强音!
长征读后感3
长征,是一部曲折离奇的神话,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长征是一部史无前列,雄伟壮丽的英雄史诗……长征是宣传队,是宣言书,是播种机。多少年来,中国和世界上一切富有正义感的人们,无不为红军长征的伟大创举所惊羡,无不为红军将士在长征中所极度焕发的伟大精神力量所仰慕。这个暑假,怀着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我品读了《长征》这本书,心中充满感怀,思绪万千。
1936年,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胜利到达了陕北,那一刻,中国革命的战斗激情在陕北沸腾。中国革命的光辉征程中,镌刻了火红的两个大字——长征!
如今,我们再次品读长征,感悟伟大的长征精神!从八一南昌起义到共产党开始创建新型人民武装,从秋收起义到三湾改编,从建立井冈山根据地到夺取中央苏区三次反围剿的胜利,红军一步步发展壮大,直到后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导致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亦即人们后来所叫的“长征”。
说到长征,有人喜欢用战略大转移来形容,有人喜欢用大溃逃来形容。但,不管怎样,长征是在当时的环境下所做出的最明智的选择。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一个个艺术般史诗级的壮举,皆在长征完成。
没有长征,便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成熟,选择毛泽东作为领袖,不也在印证着中国共产党一步步走向成熟吗?正是在这种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共产党人磨砺了意志,砥砺了心态,用宏伟的两万五千里描绘了自己的成长与奋斗。这部辉煌壮烈的长征史,更是人类历史上一座划时代意义的精神丰碑!
人们喜欢给长征带上太多的光环,对于长征,长征精神,已经到了溢美之词无以复加的程度。毫无疑问,这是应该的。但,在这种赞美的环境下 ,很多人体会不到长征的那种艰辛和环境的恶劣。在当时,红军长征纵横14个省,穿越十多个少数民族地区,总行程达6.5万余里,但这些都是时间和距离的考验。更为严峻的是,天上成百上千的侦察轰炸机,地上10倍于红军不择手段围追堵截的国民党军队,途中高不可攀的雪上和漫漫无边的草地,难以忍受的饥饿和无尽无止的疾病。长征途中,先后打了600余次重要战役,几乎每天都会有一场战斗发生,随时都有可能牺牲……知道了这些,才能真正体会到“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寒”究竟是什么感觉!
克劳塞维茨曾经说过:“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贵重的金属,才是胜利的刀刃。”众所周知,我们的红军是小米加步枪,而敌人是飞机加大炮,最后,胜利却属于红军,因为他们有一个坚定的信仰,为了共同的目标与理想在奋斗,为了这个共同的目标,他们可以牺牲一切,甚至生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历史属于先辈,而未来属于我们。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新的画卷已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长征已经载入史册,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但长征精神永不过时,永垂不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熠熠生辉,指引着我们向前!向前!向前!
习近平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要做到四有,我觉得一定不能忘了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永垂不朽,这也必将成为新形势下大力发扬的精神内容。
长征读后感4
毫无疑问,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艰险、不畏牺牲的远征。它跨越了中国十五个省份,翻越了二十多座巨大的山脉,渡过了三十多条河流,走过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广袤湿地。更重要的是,在总里程超过两万五千里的长征途中,中国工农红军始终处在数倍于己的敌人的追击、堵截与合围之中,各路红军长征结束后减员都非常严重。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传播理想的远征。中国工农红军转战大半个中国,用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传播着共产党人改天换地的革命理想。
即使经过了漫长的岁月,长征依旧被世人追寻不已。数十年来,不断有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年龄的人出现在中国工农红军曾经走过的这条漫长征途上。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世人何以要忍受疲惫、劳顿和生存条件的匮乏,行走在这条蜿蜒于崇山峻岭和急流险滩的路途上呢?
1981年,时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布热津斯基访华时,带着他的家人进行了一次“沿着长征路线”的跋涉,走上了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四年走过的路。他后来说过“长征的意义绝不只是一部无可匹敌的英雄主义史诗,它的意义要深刻的多。”长征是突破了国度、阶级和政治界线的人类精神的丰碑!
长征的胜利是信念的坚持。当安静的夜空被炮弹划破,信念是反击的长枪。长征途中过湘江、渡赤水、爬雪山、走草地,处处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可是红军战士从不退却,是什么让他们做到这些的呢?信念!
人的一生,总归要有一个信念在支撑着自己,信念能让人拥有不竭的动力,化被动为主动。进入新时期,相信每个人仍能从“长征”中,汲取自己需要的精神滋养。或是爱岗敬业、追求不懈的工作热忱,或是英勇顽强,勇于拼搏的英勇气概,或是踏实努力,相信未来的乐观精神,或是严守纪律,团结协作的高尚品德。
诚如作者所说:“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有理由读懂中国工农红军所进行的长征。读懂了长征,就会知道人类精神中的不屈与顽强是何等的伟大;就会知道生命为什么历经苦难与艰险依然能够拥有快乐和自信;就会知道当一个人把个体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时,天地将会多么广阔,生命将会何等光荣。”
长征读后感5
随着现在的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我们都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人们生活的优越也让年轻人越来越懒惰,变得迷茫。现在学校也越来越多开展长征精神教育活动,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体会到当时红军将士们那种不怕苦,不怕累,坚定自己心中那个理想,一往无前的前进。《长征》让我对长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把自己代入进去一个角色,去换位思考下,如果当时你是红军将士们,那种环境你会怎么样。现在的环境那么好,那么安逸,而我们自己却在浪费时间,我期待同学们赶快行动,改变自己生活态度,让自己生活过得更加充实起来。
其实就我自己而言,我也觉得生活过于便利,有点害了自己,不是说因为科技害了自己,终究还是自己的毛病,自己的懒惰,自己没有很好体会到哪些艰辛的生活,我的这个毛病,也是现在许多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毛病,但我在看完《长征》后,自己真的想了很久,为什么别人可以在那么辛苦的环境下,坚持下来,而自己有时候非常简单的一些事都坚持不下来,为什么别人行,自己不行。终究还是自己没有学会坚持,所以现在看完《长征》后,自己真的有很大感悟,希望自己能从一件小事坚持下来,一点一点的积累,认认真真的学习好红军将士们的精神,把自己的思想端正,做事要学会坚持,不能半途而废,多去参见学校开展的思想教育活动,把自己的思想好好改正,这样自己才能更好的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社会主义接班人不是说说而已,一定要付出行动,一定要让自己好好学习党的思想,遵守党的纪律,这样才能更好的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
《七律长征》,是毛主席在完成长征后所完成的,诗中的每一句都能让人感受到当时环境的恶劣,但红军将士们不畏艰辛的那种信念。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几句话我们都是非常熟悉的,因为从初中开始我就已经学过,而且还背过,当时可能还没有现在这种感受,不过当我看完纪录片后,我非常的有感觉,能体会得到当时毛主席那种信念,完成长征后,那种自豪感,那种成就感,不是随随便便一个人能完成,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完成的。最结尾中,红军将士们走出草原时,那种激动的心情,我们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因为那种开心是感染人的,发于内心的,毛主席骑着马在草原来回奔腾,足以说明当时那种心情非常激动。《长征》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诗,记录着红军将士们,不怕苦不怕累,去克服每一个苦难,去完成一段随时可能会没命的二万五千里路程。
长征读后感1000字高中作文相关文章:
★ 《长征》观后感优秀范文5篇
★ 长征故事读后感800字左右范文
★ 我的长征观后感中学生作文5篇
★ 观看《长征》观后感精选范文 3篇
★ 红军长征记读后感
★ 《长征》读后感600字5篇
★ 《长征》读后感500字7篇
★ 有关长征的读后感600字5篇
★ 长征精神读后感
★ 最新红军长征史读后感5篇